# 去华为,第一次感受到社会责任和国家使命
我是2017年校招时候进的华为,我们班有32个人,几乎有一大半进了华为,从事5G相关的技术研究,属于华为第一批5G研发大军中的一员。
# 一、入职华为
我在读研期间专业是学的通信,自学了Java,准备毕业找个互联网公司,没想到还是走到了老本行里了。刚去华为的时候,满怀激情,毕业后第一次走入社会,准备在新金桥路2222号(上海华为研究所)大展宏图。第一个月是培训,不需要写代码,也不知道自己部门在哪里。老实说,这一个月过得蛮爽的,感受一下华为文化,不得不说,华为是个伟大的公司。
这个月里,发了工牌,发了一本书:《枪林弹雨中成长(华为人讲自己的故事)》,这本书我看完了,很震撼,也莫名其妙的对华为有种敬佩感。不得不说,华为的入职培训做的还是挺完美的。
这是2017年的我,120多斤,瘦瘦的,很干练,整个人身上没有中年男人那股油腻,只有青年的那股冲劲。那时候的我还是非常有自我优越感的,说人话那就是:年轻气盛。不过华为它就需要这样的人,不管你多年轻气盛,以结果为导向。
# 二、认清自己
培训结束后,我们各自去了自己的部门报到,并且已经事先安排了师父,华为新员工都会有个师父,我的师父名字里也有个武字,我觉得挺亲切,他对我比较严厉,但是人也非常的好,每天吃过饭都会跟他一起打会儿台球(我打的很烂,基本上就是陪玩)。
刚进华为的时候,我是非常有自我优越感的,觉得自己很优秀,毕竟是同济硕士,当我在部门混了一段时间后,才发现,简直是卧虎藏龙的地方,我自己显得那么的渺小。有交大的博士,清华的博士,中科大的等等等,各种名校高学历的,而且能力还超强,大部分都是从4G过来的老兵!还有专家,特别的低调,真的特别的低调,完全看不出来,每个人都在低调的做事。从那时候开始,我认识到了真正的大佬,他们是非常虚怀若谷的,真的非常的谦虚,性格非常的好,真大佬应该具备这样的气质。也是从那开始,我的棱角被第一次打磨,环境给我打磨了一下,决定静下心来,好好研究5G,未社会做点贡献,做一个虚怀若谷的人。
你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共事,你就会潜移默化的被比你优秀的人影响。很多程序员太程序员了,技术可能比较牛逼,但是综合素质太差,这样也很难有个很大的高度的。
# 三、面临挑战
我入职后很快就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,我们是海思部门,5G物理层研发。计算机的小伙伴们应该学过网络的七层模型,最底层那个是物理层,上面还有网络层、应用层等等。物理层的研发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的,但这还不算什么,要知道,那时候5G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3gpp标准,我们是用4G的经验,摸着石头过河的。
之前在学校学习过通信原理,对一些调制解调,通信方面的理论知识还是掌握的不错的,但是进华为后,我发现,我原来学的,除了一些概念之外,其他的基本上可以全部扔掉,因为确实对实际通信的技术开发起不到太大的作用,于是乎,我们应届生刚入职的,都需要去读那本厚厚的4G国际3gpp标准,结合华为4G的代码,去理解通信里各种技术如何落地到实际中。这本厚厚的不是书,不是从书店买本就回来了,是国际3gpp标准的一个个文件,全英文,去官方下载下来打印的,我不需要打印了,因为我师父已经研读完了,从那本厚厚的全英文标准里,我看到了师父的牛逼和伟大,里面也有很多他的岁月痕迹。
国际3gpp标准,是一个国际标准,全世界通信公司做通信产品,都得遵循这个标准,否则你的产品将无法使用。标准是统一的,具体每个公司如何去做,如何去实现,那就看自己了。
我读研期间已经看全英文文献看的吐了,因为硕士写论文需要研读很多文献,没想到我毕业工作后,依然需要研读这些全英文的东西,而且我工作的大部分时间,都在研读标准,真正写代码的时间也就一个月。我真正体会到了“研究”两个字的深刻含义。
我师父会给我制订计划,每周完成哪些东西的研究,并且要跟他汇报我的理解,他觉得OK了,我再走下一个环节,所以那时候,我每周末都自己来公司加班,在那研读4G标准,并且画图,我师父要求我画图,这样理解的更深刻。
# 四、国家使命
与其说前面不分昼夜的学习4G标准是面临挑战,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,那就是国家使命,然后我发现之前学习的这些都不足为奇,因为这些都是成熟的了,学习它是为了后面更好的理解5G,这充其量就算带薪学习,师父带你而已。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。
当国际3gpp组织开始开会讨论制订5G标准的时候,我们的噩梦才真的开始,全球有代表性的通信公司都会参与会议,并且提出自己公司的方案,会议讨论并确定具体的方案。像华为、中兴、爱立信、思科、高通、博通、苹果、三星等很多公司都有参加。
而且那时候国家领导人有信号:中国5G一定要赶超美国,走在世界最前面。我们要做的是什么?就是在标准还没制订之前,我们就要开工了,结合4G的经验,以及研读每次会议的草案,揣摩最有可能走哪种方案,有时候我们针对于不同的方案,都需要把它搞明白,因为后面我们需要开发的。如果等标准制订好了,我们再去研究再去做,那就来不及了。对手可不会等你。这时候拼的就是老一辈的经验,华为里面专家的嗅觉,以及我们这些战士在战场上的勇猛程度了。
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行军床,在工位下面可以展开,直接睡。每个人手上全部都是国际3gpp的每次会议草案,我们每天研究他们的开会进度,研究里面不同公司提出的草案。老实说:很累,非常累,非常非常的累。因为有些研究的后面可能还不会采用,我们相当于提前都走了一遍。要知道这是国际战场,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,上个班写写bug一天就过去了,这是战场,我们是带着国家使命在跟美国打仗,争分夺秒,那时候,我像是被打了鸡血,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社会责任和国家使命。
这种使命感,只有亲身经历过,才能刻骨铭心,曾几何时,我很多次彻夜难免,在想那个矩阵怎么处理的,那个提案里面的方案是什么原理,跟其他方案有什么区别,一度的失眠。老实说,我想过放弃……我很多次跟我女朋友说我太累了,太多东西要学了,我学不完……因为我脑子中问号太多了,太多太多了,我经常找我师父解答,后面我师父都不耐烦了,让我自己先研究,再和他讨论。但是当时觉得如果就这么放弃了,我再去找个互联网公司,感觉这是我人生路上的遗憾,就算自己不喜欢通信行业,这个难关我也必须咬咬牙挺过去,这是对我自己的肯定。所以最终坚持下来了。
# 五、破格提升
经过了半年时间的沉淀和研究,我贡献出了3000多行代码,有个信道调制解调算法,我提的一种算法得到了我师父的肯定,我在转正的时候,再加上平时的努力和付出,被破格打了个A,升一级。但是我志不在通信,我证明了自己就可以了,我心里清楚,我以后不会吃通信这碗饭。因为我还想着自己创业,还想着开个公司,做通信自己做不了的,平台太大了,如果我要做通信,那么我一辈子就在华为了,因为国内华为已经是天花板了,可能我后面也不缺钱,但是我缺少了大半辈子的人生。所以我还是选择了离开。人生有时候需要拿出点魄力出来,为自己拼一把。
我的主管不理解,他跟我说,我是这个部门这么多年第一个破格打A并提升一级的新员工,你是一个好苗子,我们准备终点培养你的。一般正常情况,员工都会非常的开心,我开心不起来,我想着以后我可能就会在这个牢笼里待到我退休了,每每想到这,我内心就不是个滋味。我父母更不理解,华为这么好的公司,给你待遇这么好,说走就走,不知道这孩子在想什么,不过他们虽然不理解,但是最后还会支持我的。
我离职后两年,有一次问我师父,我之前写的那三千多行代码,你们在用吗?他说在用,我很欣慰,最起码,我也是为社会做过贡献的人了!
# 六、重新来过
我辞职之后,准备忘掉我所有跟通信相关的东西,一切归零,重新来过。先去找个做Java的工作,先涨涨经验,待时机成熟我再另辟蹊径。可能跟我当时的认知也有关系,我回到了合肥,去了科大讯飞。但是现在回想起来,好像生命中很多事情,很多决定都是冥冥中的一股力量在支配着我。
我在华为的经历就分享到这吧,后面我的经历,可以看我后面的帖子。
当你们焦虑,迷茫的时候,记得这里有个大哥哥在等着你!